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在校本研训中促进教师pck发展的研究                                 
研究方向与范围:          基础教育8                             
课题主持人:          钱产良                  
所在单位: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申报日期:       2011年6月20日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吴亚红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高 教学研究 课题规划
 陈峰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高 教学研究 课题管理
 曹敏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课题管理与资源整理
 陆炎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语文学科pck研究
 邹容兰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英语学科pck研究
 徐婉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化学学科pck研究
 盛宏立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物理学科pck研究
 高建军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地理学科pck研究
 张爱红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一 教学研究 政治学科pck研究
 曹亦翔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中高 教学研究 数学学科pck研究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学科教学知识-pck】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还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PCK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独特学科内容领域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舒尔曼的观点把PCK作为教师最有用的知识,能够区分教师与学科专家,并且是最有效的类推、阐述、示范和解释。总之,舒尔曼对PCK的定义实际上是将PCK作为多种知识的综合,包含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它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格罗斯曼(Grossman)则定义PCK由四部分组成:
?关于学科教学目的知识
?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课程和教材的知识
?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
    重点是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和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2、【校本研训】:
它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那么,校本研训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它主张问题即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研训的形式主要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辅导、合作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手段使研训工作落到实处。它的初级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终极目标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根据文献检索,研究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形式虽然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由于缺乏较为理想的操作模式和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实效性的校本研训模式更是少有,致使许多校本研训先天不良,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怀疑和批评之音逐渐增多。2005年3月7日,《中国教育报》记者符德新在采访教育部师范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有的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与教师教学实际脱节现象比较严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一些培训流于形式。” 还有许多专家,也都指出了现行的教师培训方面所存在的类似的一系列问题和操作方法。
我国在“教师专业”的概念意识上,与国际上“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同趋势有较大距离。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兴起于60年代末的美国,兴盛于70-80年代的欧美 。随着教育改革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如何促进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或准专业人员向专业人员发展,逐渐成为教育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专业结构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与前提,近年来开始受到一些研究者,尤其是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的关注。学科教学知识(PCK)作为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对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新手教师甚至是一些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却没有丰富的PCK,因此,如何发展教师的PCK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廖元锡介绍了国外开展PCK研究的背景,PCK的内涵,PCK中整合的各种成分以及它的结构模型和检测的方法。刘清华主要对PCK进行定位,即对PCK进行界定及其发展的来源进行大量的描述。朱小燕对过去二十年,PCK的产生的背景,PCK的构成部分和建立的模式进行了综述。杨彩霞关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认识》其实也是对PCK的综述,有关PCK的本质,特征和结构,是对国外的PCK的发展作了一个分析。另外刘清华从结构观来看PCK,对国外的文献进行综述,存在着不同的结构观,有PCK的结构观和后结构观。大量的研究者都在对国外PCK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国外的PCK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要求。刘小强针对80年代后期出现的PCK,通过研究PCK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从而指出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PCK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建议。
尽管当前已有部分的研究者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学科教学知识(PCK)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但是如何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尤其是从从校本研训的角度来发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却较少。
2本校本领域现状
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校近年来在校本研训促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和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问题也较突出。
(1)pck:(专家型教师定义为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新手教师定义为三年内教龄教师)
我校今年来新教师比重越来越大,根据我校所开展的一些评优课选取两位专业发展程度明显不同的教师进行pck调查,见下表比较:(相同的教学内容)
类别 内容 特征
新手教师 1. 教师行为和言语
2. 提问和应答结果
3. 提问程序
4. 知识呈现
5. 学生合作学习
6. 学生学习方法
7. 师生关系
8. 学生表达
9. 课堂教学状态
10. 评价对学生的影响 1、 关注师生行为、表现和课堂教学方式
2、 较肤浅,看重表象性问题
3、 从技术的角度反思,从结果上关注教学成败
专家型教师 1、 有效铺垫
2、 学生有效、正确地理解
3、 学科本质、概念和思维方法
4、 学生个性差异
5、 课堂效率
6、 知识的前后练习
7、 学生的学习策略
8、 学生的高认知水平
9、 不同学生思维的发展
10、 如何澄清学生误解的知识
11、 有意的指导 1、 关注学生有效学习
2、 能抓住学科本质和课堂教学实质深刻有效反思
由上表中发现新手教师主目标、标准取向,具有学科知识“转化”教学任务的“教育学化”能力,但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障碍的正确把握,缺乏将教学任务“转化”成学生实际获得的能力;专家教师主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具有良好的二次“转化”能力,并且在实际中,专家教师的二次“转化”是以交互的形式呈现于教学过程之中,认知图式更丰富、更精致,“具有丰富的关于学生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图式,能够观察到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上的微弱线索”,能及时、正确地捕捉到教学的要害,辨明教学的真义,化解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本教研:
目前我校从上至下非常重视校本化教研,责任部门是教务处,教研形式主要是以教研活动为平台,强调以教学研究为中心,立足课例分析与改进,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正在尝试课堂观察理论来量化课堂教学关键指标,重视“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方式。
但校本调研后的结果不容过分乐观,听课评课、讨论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材分析是教研活动中时间占比较多的三个选项,调查中还发现 “讨论疑难“、“教学设计”是教研活动安排较多的,也是教师满意的,但与教师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教材分析”时间占比与教师需求有差异,满意程度也低。 “例行备课”、“统一进度”、“考试分析”和“上传下达”在教研活动中占一定时间,也是教师满意的,但需求程度低。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内容有不同的需求,学科带头人在“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这三个方面需求更多,与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有显著差异, 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对于“听课评课”、“教学设计”与“教材分析”有更多的需求。
(3)校本培训:
我校过去采取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专家讲座,以下是我校对最近几年校本培训调研的部分结果。
?经调研学校为教师提供的理论学习材料,50%以上属于课程标准及解读类,专家学术性论述类占了12.2%,优秀经验类材料占26.5%,其他占了9.8%。而教师感兴趣的材料中,选择课程标准解读类的占15.3%,选择学术性论述类的占4.3%,选择优秀经验类的占73.8%,选择其他的占了6.6%。
?“理论学习的方式”上,听记要点的占12.5%,学校印发学习材料、教师摘抄的占72.6%,其他方式占了14.9%。在“您认为哪种学习方式最切合一线教师工作实际?”的问题中,选择“文本阅读”的占了47.6%,网络阅读的占了41.7%,批注的占了3.5%,摘记的为0.9%,学习后结合实践写读后感或随笔的占6%,其他形式的占了0.3%。绝大多数教师将“阅读”视为一种最切合一线教师工作实际的理论学习方式。
?关于“能坦诚地谈谈您自主学习教育理论的原因吗?”的问题,出于“学校规定必学并检查”的为68%,“应工作任务之急”的为4.3%,“学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以指导和优化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为27.7%。
我们思考解决前一个问题主要靠实践,解决后一个问题,主要靠反思。“理论—实践—反思”相结合,应该是教师理论学习的有效方式。 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尝试这种培训模式的成效及操作明细。
3. 研究意义
(1)有关PCK
?PCK是教师知识中最有意义的知识。(中国古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只是说明了教师知识量的关系,如果这一桶水只是教师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其他,这一桶水不能完全发挥它的教学效率。)
?PCK中各种成分的研究为教师教学知识发展提供指导, PCK中的主要成分当然是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的PCK是实践性的,在实践前,行动中、行动后围绕某一话题开展行动研究形成的,优秀教师正是在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话题PCK。进行大量的案例研究能为某一话题提供教学知识的样例,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新手教师应该从积累话题PCK开始。
?PCK发展的研究为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以教材中特定内容为定向的工作组的方式可强化教师PCK,所以要改进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方式。
(2)有关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能作为最合适的平台,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反思、教师沙龙、大家讲坛等有效形式,以课例分析为抓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引导,可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完善,同时使教师在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能满足职业幸福感。
(3)我校随着班级容量的急剧增加,青年教师比重(35岁以下)约占全体教师的7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我校发展到今天,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等是摆在眼前的实际性问题,课程理论、意识及开发、实施、评价等实际性操作离不开教师完善的pck知识。
4研究价值
(1)我们尝试以“pck”这样一个概念,来对教师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新的概括,以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理解更为全面,为我校教师培养提供理性层面的认识与思考。
(2)为各层次教师培养提供一套校本研训实践操作范式。
(3)形成一系列的完整的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4)为我校的课程实效性开发、实施与评价提供教师资源.
(5)提高我校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指数。
综上所述,在校本研训中促进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实际操作水平。
(3)通过研究形成校内有生命力的教研共同体
?教师个体层面:pck调查有明显提升(特别是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和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
?教研组层面:形成有效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
?学校层面:形成有效系列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形成跨学科的教研团体
(4)通过研究形成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2研究内容
(1)对各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架构和内容的研究-各学科
(2)以课例研究为主线将学科特定内容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研究-各学科
(3)如何利用有效反思促进学科教师pck发展的研究--各学科
(4)利用专家引领(包括校内pck较完备的优秀教师)促进学科教师pck发展的研究
  ---各学科
(5)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pck比较的研究---各学科
(6)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研究—教科室
(7)有效校本研训实践操作模式的研究—教科室
3、研究重点
(1)以课例研究为主线将学科特定内容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研究
(2)以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研究
(3)有效校本研训实践操作模式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是学校的重要课题,作为一项队伍建设计划,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及制定科学的实施规划。为此,我们按照《总课题方案》,围绕研究目标和内容,经历六步研究过程;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的工作方向;组建机构,完善课题研究的管理体制;理论筛选,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正确定位,注重课题研究的生成评价;实践探索,验证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拓展视野,完善课题研究的跟踪设计。
2、研究过程
大体按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7月~10月)
    构建了市区专家指导,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决策,校长主持,教科室负责,年级组和学科组为实施基本单位,教师落实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1、策划新一轮课题研究工作,设计研究方案,成立总课题组。
2、召开课题开题会议论研究方案,邀请专家进行论证。
3、构建研究网络,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制度。
4、课题组成员培训,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派教师外出考察培训等。
5、讨论各块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基本策略,确定子课题组,并完成子课题方案。
6、针对课题领域做好调查报告。
7、7月向市规划办递交评审书,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0-2012.7)
2011年4月-2011年7月,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设计人员及子课题组在各个领域中开展实施,各子课题组在期初制定计划,期中进行阶段成果汇报,期末写出阶段总结。
2011年9月-2012年3月,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总课题组协调各子课题的关系,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2012年3月-2012年7月,安排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收集资料,整理分析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3年7月)
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承办市及区级现场观摩交流活动。评选优秀研究成果,表彰先进子课题组和个人(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
第四阶段:自我论证阶段(2013年7月-2014年7月)理论提升、成果推广与再总结阶段,撰写结题报告,整理最终的研究成果。
3、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和访问调查表,对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及现行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调研,以便在实践构建中增强针对性。
(3)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
(4)叙事行动研究: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教育、教学生活,叙事行动研究就是引导教师对校本培训及自主发展过程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访谈,整理分析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或自我反思以及后思后的行为跟进,以此循环并在过程中调整研究措施,探索实践规律,通过撰写自己的故事、相关课例与案例等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5、教学案例研究法。借助一些教育教学案例深刻描述,以故事或事件的方式呈现课堂教学中一些典型的师生行为表现和情感的状态。这些教育教学案例设计的主题是体现教育教学pck。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关于校本研训:
?校本研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又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它与一所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连,与教师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填补了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校本培训的灵活性首先体现在时间的确定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虽然要由具体的工作日程规范其运行,但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工作的变动制宜。校本培训的内容要针对学校实际,而学校实际会发生的事是难以全面预测的,因而培训的内容可以随学校的实际而定,并不排除一些内容临时性地进入培训进程。
 ?校本培训摒弃纯教学式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形式上挖掘出自己的特色。
(2)关于教师pck发展: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
     这种理论经常被称之为教师个人理论,是指贮存于教师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的关于教育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个人性、实践性、默会性、综合性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受个人理论的支配。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pck知识的支撑
叶澜教授说:“具有pck知识,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
?学校办学发展离不开pck完善的教师
我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学校品牌,决定走教科研兴校之路。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逐渐树立起鲜明的“实验中学教师pck”的品牌。因此,探讨如何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孕育、生长、成熟与运用,就自然地成为学校课题研究和教师培训的工作重点。
(3)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依赖pck完善的教师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通过研究思考,归纳提炼出各层级教师培养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
(2)通过不断的摸索,归纳出校本研训实施操作新的机制、新的模式。
(3)挖掘实验中学丰厚文化底蕴,利用优秀教师资源,放大现有名师效应,凸现名师风采,为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核心刊物发表3篇以上相关论文 论文 2013年7月
 《着眼于教师pck培养的校本研训活动实践操作案例研究》报告1份 报告 2013年7月
 有关pck研究课案例集 案例 2013年7月
 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pck比较调查分析报告1份
 报告 2013年7月
 形成各学科学科特定内容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理论(7份)
  2013年7月
最终成果(限3项) 结题报告1份 报告 2014年7月
 校本研训有效模式报告1份;
 报告 2014年7月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成长的个案研究》报告集1份 报告 2014年7月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