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达川中学 柴芙萍 730096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手段: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式实验,实验教学中利用有趣的语言增强趣味性,注意变换实验角色,将课本实验延伸,变习题问题为课堂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探究式实验 演示实验 心理因素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学生有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学说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首先是产生学习需要,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产生学习动机,而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没有实验的化学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化学教学就显得苍白无力。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也是孕育兴趣的源泉。本人在化学教学中,采取下列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式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如都是按书本“照方抓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不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像力、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实验,它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并获取实验事实与证据——实验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 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索,获得真知,就能较好地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2、实验教学中利用有趣的语言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电解水学习水的组成时,先让学生猜谜语,“计算机解题 ——打一化学反应条件”,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效果较好。在实验总结铁的性质时,出示一段话:我原有很美丽的外表,但在风雨中我会变得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在纯氧中我会热情四溢,遇酸我会生气,在蓝色的海洋中我会身披红砂,是一位美丽的新娘。学生顿时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生兴趣潜移默化的被培养了。 3、.注意变换实验角色。
针对演示实验一般由老师在台上演示,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状,先让学生在预习、阅读、感知,在此基础上将简单、安全的演示实验改为由学生登台操作,当众示范,由学生评判,将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引导、探究、训练三者结合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通过课堂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将课本实验延伸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本中有些实验只是为了本节或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的实验,试验完了师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可以讲课本的实验延伸,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将知识完整化,何乐而不为。如关于《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了红色,让他们继续滴加另一种液体盐酸,边滴边振荡,结果溶液的颜色逐渐由红变无,此时的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溶质是什么,让学生继续围绕此问题——溶质是什么展开实验探究。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合作实践,启发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的探索热点、兴奋点,引起学生深刻思考,从而形成更浓的学习兴趣。
5、变习题问题为课堂实验
将习题问题搬入大雅之堂——课堂,变枯燥的符号语言、单调的讲解为生动直观的实验,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再将感性认识内化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提升能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总是与成功连在一起,由于经常性地获得成功,就可以使人的需要得到不断满足,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机。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实验这一资源,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索引]:《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学校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