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培育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培育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   向慧    830000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听到不少老师的感慨或抱怨---教会学生不容易、教育学生不容易。不可否认,教育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但若在工作中多想办法,多改变策略,特别是多改变对待学生的理念和态度,我们就会将不容易的教育工作变得容易一些。其中,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若学生喜欢老师、信任老师、欢迎老师,还担心他们不听从你的谆谆教诲吗?那么,如何培育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呢?那就是用“不”、“容”和“易”的教学理念来对待学生,用温暖、仁爱和智慧来打动学生,下面我将我在内初班教学工作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二。
第一,教学理念要 “不”:即要有勇气否定自己传统的“严师”风范,取而代之的是亦亲亦友的温暖态度;要有勇气否定自己的“师道尊严”,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
在对内初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学着用全新的眼光解读我们特殊的学生——区内初中班学生。区内班学生特点有二:其一,年龄尚幼就远离父母,还要经历相当长的适应期——适应远离亲情的不适、适应学业更繁重的初中生活。他们缺少爱,比一般的学生更需要爱。其二,大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来乌市之前,极少接触汉语,如今要接受纯汉语的教育,学习压力很大。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区内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我的应对策略有二:其一,抛弃以往对本地汉族学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严厉风格,代之以更温暖、更浓厚的热情来爱这些少数民族孩子。对区内班学生适用的方法是少呵斥、多关心、爱护和鼓励,以尽早化解他们心中的不适与焦虑,即“春风化雨法”;其二,用汉语给不懂汉语的孩子授课,需要抛弃“师道尊严”,代之以“全身总动员”。老师需要生动活泼,调动全身每一个细胞,用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表情甚至直观的肢体动作等一切有效形式来让学生领会你的意思,以帮助学生不断克服语言障碍。我的这些勇于否定传统观念的教育教学策略,为润滑和增进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待学生要 “容”:即用宽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宽容、仁爱,是为人师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老师更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量,更要以德服人。其一,要容得下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逆反”表现和各类错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难免会出现顽劣躁动、孤僻自闭或逆反冲撞等各种问题,难免会犯违纪违规、不写作业等各类错误,教师应该心平气和地看待之、视之为正常现象,少一分抱怨、多一分理解,这会为自己和学生赢得一个更宽广的成长空间。其二,要容得下学生进步慢或者学不会,相信学生是愿意纠正失误、愿意进步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谁能断言这个成绩落后的孩子心中不怀有鸿鹄之志?谁又能断言那个说汉语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维吾尔孩子明日不会成为新疆的栋梁之才?学生今日的不理想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他明天就不会焕发崭新面貌。因此,相信孩子的向善和向上,宽容地等待学生的进步和蜕变,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仁爱胸怀,这也是我培育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第三,教学思路要“易”: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善于调整、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老套路,还要富有教学机智,能够根据课堂突发情况随机应变、化解问题。
其一,我在教育教学工作陷入迷茫、困惑之时,会积极反思、探索和寻求突破。孩子们没学懂汉语,没领会教师要传授的“道”,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说明教师的老套路失效了。“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老套路实效,我会及时反思和调整,积极摸索行之有效的新套路。如:在汉语传授方面多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积极征询和重视学生的、特别是汉语落后学生的意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等等,这些积极改进和突破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化解困惑,还可以使老师赢得学生的佩服、尊敬,有利于培育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老师和学生双双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其二,我说的“易”还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富有教学机智,不囿于既定的教学框架之中。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求新求异,有时会在课堂上地给老师出其不意地制造一道“难关”。此时,教师若采取回避问题、严防死守既定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观点不予理睬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都是很不明智的,这样会使学生认为老师迂腐、无能、甚至是不尊重学生的,极不利于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相反,随机应变、用教学机智对突发事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解答,则会挽回、甚至得到更多的“民心”,有利于培育更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例如,有一次,我给初三(4)班的维吾尔孩子们讲到我国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时,突然有个学生急不可耐地插嘴说:“把老人都杀掉”。对如此大不敬的突发说法,我并没有予以义正辞严的指责,而是把问题很郑重地交还给了全班同学。
我顺势问道:“能不能杀掉老人呢?”同学们当然不同意该同学的谬论,都纷纷阐释反对的理由。他们主要侧重于与自家老人感情深厚的角度、自己将来也会变老的角度、不能因为人老了就过河拆桥的道德角度表明立场,我则适时地引导同学们将问题拔高、拓展。首先,我引导学生不要总想着老人是弱者,而要看到当代很多老人还是家里、乃至国家的强劲的顶梁柱,认识到老人是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的“宝贝”。这一启发,同学们一下子豁然开朗,纷纷列举从家庭到国家“老人是块宝”的铁证;接着,我又攥紧学生的“感情线”来适时引导,学生深爱自己的父母,他们的父母何尝不深爱自己的父母呢?以此引领学生深刻认识到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弃;最后,我再启发学生从法律角度、从“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角度分析应该尊重和珍惜老人的充分理由。
那位说要“把老人都杀掉”的同学和其他同学大概都没想到我会如此郑重地剖析这个问题,那句或出于鲁莽、或出于玩笑而说出口的谬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对于突发谬论,我没有一句批评指责、没有宣讲一句大道理,而是对之认真剖析论证,于无形中使学生认识到了课堂上不应该不假思索、口不择言、不应该游戏课堂。这种严肃谨慎、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不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也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以上就是我的“不”、“容”、“易”的教学理念。当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着、发展着这些理念时,我发现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反而变得容易些了、反而变得驾轻就熟了。“不为师,方为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当一位教师真正地“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身份,而是以一个平等、友好的生命形式融入学生的生命时,心灵的影响才是可能的,这时的教育也才是有效的。但愿我们都能用心、用爱与学生建立起来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实行着有效的教育,不断感受着为人师者的充实和快乐。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