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杜复平[1]

(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教学改革必然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并选择全新的教学行为。本文对协同教学、讨论教学、创意教学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教学行为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进而进行评价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课堂重建。”课堂重建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取决于选择最优化方法的意识和技艺。教学改革必然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并选择全新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的有机统一,是重建设课堂教学,并选择最优化方法的重要保证。
一、协同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又译为“小队教学”)是指教师小组相互合作而开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学科教师指导体制。协同教学是课程综合化的产物。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协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是教师个人的、白发的合作关系,而是具有组织特性和合作特性的教学模式,它是根据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统一或有针对性安排进行的。其二,协同教学,既强调教师的一定的组织化形式,也强调学生的组织化形式。教师的组织化形式是超越传统单一学科的概念,是多学科教师的有机组织;学生可以以班为单位,也可以超越班级范围。学生的组织形态要依据课程综合程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整合。其三,一般来讲,协同教学是指两个以上教师之间的合作组织形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具有协同性,但又有一定程度的学科区分。其四,协同教学的合作指导以某个学习集体为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协同指导,但指导过程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有相对的稳定性。
协同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与传统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强调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的相对统一性和多元化。它是综合课程特性所决定的课堂教学的新形态。因此,教学设计的中心主要是队伍的组建问题。其组建形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班级教师小组;二是年级教师小组;三是学科教师小组;四是全校教师小组;五是校内外教师小组。这五种基本组织形态如何设计,特别是如何整合教师资源,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因为是多个教师的协同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各个教师或教师小组的教学功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统一性、协调性、理解力和合作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等,都必须符合协同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在综合课程涵盖内容较宽阔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统一在一个或几个课程目标上,达到教师之间心领神会的协同合作。
协同教学因为涉及多学科或相近学科的综合问题,其教学内容也会呈现丰富的形态。与以往的单一学科教师的教学相比,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把握自己所讲内容,而且教师之间要知己更要知彼。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针对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具体实施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协同教学变成不同教师的轮流式教学。为此,必须加强协同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形成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二、讨论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讨论式教学,一般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因此,也叫分组合作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把若干个学生组织在一起,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而进行直接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由传统的班级化变为小组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也必须适应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如何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讨论小组的组织问题;二是讨论教学的启动行为问题;三是讨论教学的维持行为问题;四是讨论教学的报告行为问题。这四个问题构成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基本要素或结构。
研究表明,小组的设计和组织是进行讨论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前期工作或重要前提性工作,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和安排讨论小组的成员问题。这里有三个问题应重点考虑:其一是小组成员的数量控制程度问题,即选择多少个学生为一组更合适和更有效;其二是用什么标准来确定各小组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都可以作为选择和确定各小组学生的基本条件性依据;其三,讨论小组确定之后,其相对稳定的时间长度怎么确定,多长时间为最合适的时间效度,变化与稳定之间的间距如何确定。
讨论教学的启动行为应注意三个方面:其一,做到三个“不要”。不要讲解:教师的讲解往往会给学生的自由讨论造成一些影响,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着教师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因而会影响讨论的质量;不要模糊不清:不要在讨论刚开始时就提一些非常概括但又模糊不清的问题;不要有任何偏向:如果为避免冷场总是暗示一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先发言,其他同学就会降低参加讨论的热情。其二,要引导学生轻松应对讨论。其三,要善于及时进行谈话角色分类。扮演不同的谈话角色可为那些犹豫不决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有助于他们培养自信心。帮助他们认识到表明自己的观点是对讨论做出贡献的惟一有效方法。
讨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是把讨论引向深入。为此,如何维持讨论有效进行,就成了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核心问题。一般来讲,维持讨论的核心支柱是掌握提问、倾听和回应的技巧。提问、倾听和回应的技巧相当多,教师可以事先进行准备性培养,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讨论中寻找有效的方法。对特别不爱讨论的学生或特别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依据其特点制定有效的调控方法。同时,教师在讨论中,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大有作为,要观察、要倾听、要激励、要提升、要引领。
讨论教学中,当小组讨论进行到一个阶段,将讨论的主旨向大组报告是必要的程序。报告方式决定着学生的感受,学生会因报告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迥然不同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环节,并对教师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训练。
三、创意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创意教学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原理,通过有创意的设计,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实施过程。一般来讲,创意教学不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学习者的需要等,融合各种创造性思维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从课程理论上来讲,创意教学包括两个层次的意义:其一,代表教师教学活动本身的改变,即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观点分析,创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策略、方法、内容、方式的调整。其二,代表学生学习内容的改变,即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内容、方式调整教学活动。创意教学通过教师反省传统教学本身需要改变之处,以各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特质,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创意教学是教师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展示教师引领教学意识和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创意教学极大地激发和闪耀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并以这种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意教学的实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课程内容的改变至教学活动计划的拟定,创意教学都需要教师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调整,必须真正理解和把握创意教学的基本类型:融人式的创意教学、统整性的创意教学、辅助性的创意教学、形成性的创意教学。融人式的创意教学以不改变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架构为主,在知识与原理的学习上,以各种具有创意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的活动。其特点是要善于借题发挥。统整性的创意教学是以学科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其特色在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辅助性的创意教学,其功能在于补救教学之用。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的教学现状,依据实际情况决定补救教学的需要与内容。因此,辅助性的创意就是扮演补缺及拓展功能。形成性的创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需要,以具有创意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加深学习印象,以提升教学效果。形成性的创意教学的实施,本身具有诊断性作用,通过活动的实施,随时了解教学活动的进行状况,提供教师随时调整教学或采用另类方案的参考。
创意教学的具体方法很多,其实施常随方法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以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为例,创意教学的实施至少应包括下列五个重要步骤:其一,选择适当问题。教师在进行头脑风暴之前,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拟定或选择适当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思考并搜集资料,作各种学习上的准备。其二,组成头脑风暴小组。教师将各类问题揭示之后,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注意,每小组人数至少六人,以十至十二人为理想组合。小组成员以男女混合为原则,以便不同性别的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小组组成之后,选一名较有经验者担任小组负责人。其三,说明应遵守的原则。这一步骤是相当关键和重要的。教师在实施头脑风暴教学时,学习规则对学习成败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当在学习前,向学生详述应该遵守的规则:不批评他人的构想,使小组各成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必须抛开各种障碍,自由发表意见,不要羞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构想;成员提出的构想越多越好,构想越多,得到好主意的可能性越高;提出构想之后,小组成员可进一步综合与改进,以研拟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其四,进行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活动进行时,主持人必须将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再叙述一遍,或是写在黑板上,让每个成员能随时关注和注意问题,使学习不至于偏离主题。成员提出新的构想时,主持人要完整记录下来,并适时编号,作为讨论参考。其五,评估各类构想。头脑风暴结束时,教师或主持人要将整理归类的新构想列一清单,让每位成员了解,通过评估选出最有价值的构想。主持人在评估活动结束时,依票选结果提出较佳构想供大家参考。
注释:
(1)钟启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
1、王春燕: “协同教学系统的策略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5期。
2、黄彬:“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功能与构建”,《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18期。
3、张莹:“高校体育课程创意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 杜复平,1962年生,女,河南开封人,教授,河南省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教师教育。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