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明 徐广振
(延边州教育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
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素质低的状况,延边州立足民族区域实际,努力探索教师培训方式,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师培训活动。
一、 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师培训,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1.开展“双语型”师资培训,全面提升双语教学水平。
为提高朝鲜族学校教师和学生汉语水平,州教育局确定了“精化朝语、强化汉语、优化外语”的思路,突出抓好 “双语型”师资培训。2009年初开始组织双语教育调研组对全州8个县市新一轮双语教育改革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6年来新一轮双语教育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借鉴外地双语教育改革经验,写出2万多字的调研报告。11月6日组织召开全州“双语教育研讨会”,认真总结了新一轮双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朝鲜族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清晰的理论界定,并出台了《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提出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延边双语教学“一主四辅”模式,即以实现语言学科有效教学为主线,以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优化双语教学语言环境、部分学科双语授课、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教育活动为辅助手段来全面提升双语教学水平,为今后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启动小班化教师培训,推动小班化教学的普及进程。
针对朝鲜族生源日益减少的情况,州里出台了《延边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州教育学院民族教育教研室在调研基础上编写出45万字的小班化教学经验集------《小班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全州朝鲜族小班化教学进行指导。州教育学院对全州朝鲜族小学一年级全体教师、90名骨干教师、11所小班化教育实验样本校全体教师进行了系统性的培训,加大对基层学校的小班化教学指导,在2008-2009学年度小学一年级全面铺开小班化教育的基础上,09年又在新入学的一年级(2009-2010学年度)全面普及小班化教育。同时,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小学和部分初中扩大小班化教育普及面,给予理论和现场指导。至此,全州小学小班化教育覆盖率达到50%,部分初中也开始启动小班化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小班化教育的普及进程。
3.文化立校,促进朝鲜族学校内涵发展。
延边州教育学院指导朝鲜族学校文化立校,构建朝鲜族学校的领导管理文化、教师教学文化、学生班级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把朝鲜族学校办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学校。学院多次到基层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理论讲座、教师培训、办学思路研讨、文化构建现场指导等活动,为促进朝鲜族学校的文化立校,进行了有效尝试。现在全州朝鲜族学校启动了学校民族文化构建工作,全面落实地方课程中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富有创造性地构建民族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设礼仪文化、民族历史、民族体育、民族文艺等校本民族文化课程,提升民族学校办学内涵,全面落实州教育局关于“质量+特色”的朝鲜族教育发展战略。
4.加大对朝鲜族单亲无亲学生的教育管理,构建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
近年来朝鲜族出国打工人口剧增,朝鲜族单亲无亲学生随之增多,有的学校甚至达到85%,如何进行教育管理是朝鲜族教育面临的最大难点之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延边州教育学院编写了50万字的《单亲无亲学生教育指南》,对全州中小学班主任和心里健康专任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全州每年举办两次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班,培养了84名州级心理健康朝鲜族骨干教师,每年选拔20名骨干教师到韩国参加两个月的培训。2009年9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州朝鲜族学校单亲无亲学生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六大作用提高单亲无亲学生教育,即一要发挥媒体作用,给予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正面教育;二要发挥“学生之家”作用,解决单亲无亲学生后顾之忧;三要发挥校内外单亲无亲学生教育合力作用,提高教育实效性;四要发挥单亲无亲学生档案作用,提高单亲无亲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五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作用及时疏导单亲无亲学生心理问题;六要发挥有效活动作用,提高单亲无亲学生教育活力,以此构建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
1.举办青年教师脱产培训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才。
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质量不高的状况,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是全州教育事业的未来,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延边州挑选参加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举办青年教师脱产培训班。在培训之前,学院教务处先到基层学校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前期调研,了解一线教师最需要学到什么知识和什么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形成调研报告,然后学院组织教研员开会,共同商讨培训班的办班模式。州教育学院于2008年至2010年举办了三期初中12个学科360名青年教师参加的脱产培训班。每期培训时间为30天。遵照教育理论学习与学员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借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培训模式,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以学员实践为切入点,重点进行“四课”结合研培,即备课、讲课、说课、评课四结合,围绕同一课(章)节,每个青年教师先自己备课设计教案,接着在学习班内公开讲课,然后讲课者进行说课,学员既是学生又是评委,教研员与全体学员共同评课,指出讲课者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正的建议,每个学员都要参与,从不同视角探讨讲课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学员集体备课,教研员把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不同小组承担不同的课节任务,每个小组内以集体的智慧写出教案,选出代表讲授,教研员和其他小组评判优劣后,再在小组内进行改正,最后编辑成学员教案集。由于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员欢迎。
2.建立民族地区校本研修模式,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
积极探索适合延边的校本研修模式,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2004年州教育学院选择29所学校作为试点校,参加《教育部新一轮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师新课程培训的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课题》的实践研究,重点考察以教师成长记录袋为基本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005年课题第一阶段短期目标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通过校本研修,实验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深入认识,课题成果《校本研修——教师成长之路》由延边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6 年出版,经验集也被编辑成册,供全州交流。州教育局出台《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机制活动的通知》,在全州初中、小学推广试点校的经验。同年先后举办全州汉族、朝鲜族学校校本研修研讨会。2006年延边州教育局制定《关于加强校本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在州教育学院和县市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全州八县市95%以上的学校都开展了校本研修。2009年11月教育部课题组在合肥召开全国会议,延边州教育学院被评为全国校本研修先进单位,全州17所学校获得优秀成果奖,两所学校在大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3.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全州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鉴于中小学教育质量偏低的实际情况,从2006年开始,州教育局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并把重点放在了教师队伍建设上。连续四年州教育局都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年度核心工作,每年州教育局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全州上下以新课改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培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向课堂细节求效益,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州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2008年全州高考成绩比2007年有了一定的提高,整体上缩小了与全省水平的差距;2009年一般本科上线率分别为8.9%、28.9%,文科重点本科上线率以5.9%排在了全省第二位;2010年延边州高考平均成绩进入全省前三名。全州抓教学、求质量、成合力的氛围逐渐形成。
三、提升民族地区教师人文素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延边州把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纳入培训规划,在全州开展“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读书工程”。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B类课程,延边州教育学院精选了25本人文经典著作,向全州中小学教师推荐,并开发了《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经典、科学与人文》、《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智慧》、《人类思想的足迹》、《教育的真谛》等教师人文读本,要求教师细心研读。2007和2008年末对教师读书情况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学分登记;2009举办了全州教师读书征文比赛,有600名教师分获奖;2010 年举办教师读书演讲比赛,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显著增强。
通过一系列适合延边地区的教师培训和学习,延边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3 月21—23日省教育厅以师范处副处长武学禹为组长的继续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延边进行督导检查,通过调阅相关档案、听取组织汇报、实地走访检查等方式,对继教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最后检查团对延边的继教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五年中延边州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方针,以教师为本,教师培训与管理并重,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区域特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质高效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2009年6月16日在吉林省教育厅召开的2004—2008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总结会上,延边州作为地级市的代表做了《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作用,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经验交流报告。富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教师培训使全州教师的自身理论素养得到新的提高,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华,工作能力得到新的增强,推动了全州教育工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