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
云南省安宁市第一中学      生艳
提问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问题质量的好坏成为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问题的设计。
问题只有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可转化为问题情境的设计,那么,从教学的角度看,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本文从良好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特征、信息技术问题的设计方法两方面入手作了一些探讨。
一、良好问题情境的特征: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作为现代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当新旧检验发生认知冲突时,借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主动建构。因此,良好的问题情境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即在此问题情境下生成的问题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是“愤”“悱”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主体性。
2、生成的问题以开放性问题为主
开放性问题是指结构不严谨的问题,即结构不良问题。此类问题的主要特征有:问题的构成存在未知或某种程度的不可知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发散的从而也是难以预见的。因此,开放性问题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领域或多学科的知识,而且有多种解决方法,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主动界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能动空间,可见,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3、具有真实/拟真性
源自学生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的问题最能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让学生觉得解决该问题是有意义的。因此,良好的问题情境应尽量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情境和任务或拟真情境和任务挂钩,让学生解决富有情境特征的问题。
4、具有交互性
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交流、沟通中进行的。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即交互,因此,在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问题化教学设计中,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还应追求交互性。
5、具有吸引力
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即生成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学生会孜孜以求,探究解决的问题。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一是与学生感兴趣的或相关的事情有联系的情境;二是学生能成为情景中角色的情境。角色的赋予可以使学生产生高度的价值感和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总之,在良好问题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应是:从问题产生过程来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是“愤”“悱”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问题解决的过程看,由于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学生一般会孜孜以求,探究解决,表现出执著的追求性;从问题的本身特点看,它不是在老师统一要求下的产物,它更应该具有个性,是个性思维的表现;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创设信息技术问题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时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收集整理作为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良好素材。
2、解释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许多问题都源于生活,特别对于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来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把这些情境恰当的引入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3、兴趣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都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如果能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作为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入到教学中,学生能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进而使注意力集中和持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问题的设计决不能随心所欲,设计得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设计不好,则往往启而不发。因此,问题设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科学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新。一个个闪烁着奥秘光环的问号会转化为学生的智慧火花,创造出灵感,使课堂充满活力。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