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聋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浅谈聋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重庆市江津特殊教育学校    胡跃华
     品德教育是聋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强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如何对聋生进行良好是思想品德教育,本文提出了几个观点: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聋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积极激发聋生道德情感,重视实践体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培养聋生坚强意志力;增强自我教育,促进聋生潜能的主体开展,如果针对这些观点进行实践,相信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语:聋生、思想品德、教育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有聋人团伙作案被抓获以后,在谈到其作案动机时说到,“你们正常人可以工作赚钱,我们没有工作,是残疾人,抢劫、盗窃是应该的,你们应该理解我们。”这样的回答,另人咋舌。这反映出他们在头脑中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是失衡,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与缺乏。残疾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真善美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经过学校教育而形成和建立的。
聋哑人自幼丧失听觉,形成语言障碍,无法与外界交流。绝大多数聋哑孩子的家长既同情其残疾,又没有与其交流的能力,因此便产生了怜爱,袒护的心理,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个人需要想拿就拿的习惯,使聋哑孩子不能辨别“拿”与“偷”的界限。由于聋哑人无法用语言跟外界交往,不能融如正常社会生活,形成了特殊的生活方式。聋哑人一般怕吃苦,认为偷窃来钱快,也比较轻松,因此不愿做别的工作。因此偷窃行为不断升级,从小偷小摸到抢劫,更有甚者触犯了法律,受到法律的严惩。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全社会应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而不是厌恶和摒弃。尤其是广大特教工作者,应该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去疏导和关心他们,教育他们。努力为聋哑孩子创造更多的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可见,对特殊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残疾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特殊学校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就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使有区别性的教材,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时,应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一项内隐的素质,它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外显为他的语言,举止行为。这种内隐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用过必要的道德知识传授,在学校优良环境中逐步内化的素养,在特定的场合又表现为一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这样看来,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还要建立一种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一是需要学校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校园环境;二是把德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的各项管理之中,贯穿于学校职工的言传身教之中。
二、学校确立不同年龄段学生德育目标
聋生由于其生理上的缺陷,不仅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的交往,也间接造成了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学校中对聋生进行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理、自强、自信的坚定意志。而且可以是他们激发出潜在的情感与动力,能够更好地去掌握文化知识和各项所需要的技能和专长,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对于如何增强对聋生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出全面发展的一带新人,让聋生可以缩短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无论是聋生还是普通学生,都有向老师学习的心理,他们愿意模仿自己喜欢的老师的一举一动,所以一个好榜样师范作用可以胜过无数次的说服,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聋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亲近融洽,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的言行就能给聋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人态度和蔼,会关心同学,待人有礼貌,聋生见了,就会很自然的向老师学习。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讲好思想品德课本内容,围绕课上图问或问题展开提问,启迪学生认知,还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教低年级《保护环境卫生》这一课时,要逐一了解学生这方面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指出做的不好的,同时,结合课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强调“三个不”,使他们懂得这样做的好处。教师再选择时机适当加以引导教育,而令聋生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养成。
二、提高聋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几个基本的心理成分。
聋童感性的道德认识比理性的道德认识容易形成,且较长时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因为聋童主要通过视觉观察社会现象,从中感知觉各种道德现象,产生道德表象,积累道德经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作出道德评价。
三、积极激发聋生道德情感,重视实践体验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也是个人对其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的一种内部力量。聋童的道德情感的形成与正常儿童一样,但是聋童由于思维的发展落后,感知觉不全面,因此,对于高层次的道德的理解较为困难,道德情感形成较为缓慢而且不容易记住。如果想帮助聋哑儿童完善这个理解与形成的过程,教师们必须用真诚的爱心和坚韧的耐心,动之以情,晓知以理来完成。从而让聋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四、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培养聋生坚强意志力
尽管聋哑儿童没有敏捷的思维,接受能力差。但是,他们同样有分辨其真、善、美的能力,有力求上进的愿望。因此,老师可以给他们讲一讲有关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有许多人身残志不残,立志成才的事迹。还可以组织他们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的实况录象,让他们看到那些残疾人的如何克服困难,英勇拼搏的。从中吸取精神食粮,受到意志的磨练。还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收看革命优秀电影、录象、图片等。尽可能地使他们随时随地就能见到“好人”形象,“好”的画面,生活在健康、活泼、努力进取的气氛之中。
聋生的自我教育,本身是构成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通过自我教育,可以让他们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对自己的品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分析,懂得什么是对的,应该去做什么;什么是错的,不应该去做。这样才能使聋生自身的主体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总之,德育工作应该是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重要之重,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勤于研究,善于创新,德育工作必然会有新局面,残疾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也必然会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心理学教程》
2、黄佩泉 贴进生活,符合规律,以人为本——聋校思想品德教育的
“三个要”《现代技术教育》
3、朴永馨《聋童教育概论》
4、郭亨杰《心理学教程》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