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怎样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怎样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河镇蒿溪小学  康忠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来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取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然而,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在此,就我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聆听专家“阅读教学”的专题范讲,现就如何上好阅读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谈五点体会:第一,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优化阅读引领思路,挖掘文本资源价值;第三,做好与阅读相关的复习铺垫,为探究文本架构打基础;第四,重视“字、词、句、篇”与“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第五,体验阅读历程,设计画龙点睛的板书。欣然执笔,交心拜师,仅供参考。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将文本资源灵活地熔设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之中,并以新奇地动画课件作展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凝聚注意力的途径之一。首先,教师应根据小学低、中、高段学生认知、阅读的特点有扶有放,低段从读词、读句到看图连句抓起,由句到段螺旋上升。中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基础上往往对知识的潜能与分析达不到一定的圆滑透彻,字词义的理解也尚未成熟,甚至会断章取义,对此,教师应采取扶的方式,在他们有疑难之处及时进行点拨、指导、释疑,从而放手让他走。在高年级的语文阅读中,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包括对字词句的理解分析,奠定了一定的铺垫基础,这时,教师就应采取放的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生与生、组与组相互沟通,理解,疏理文章的层次顺序及写作方法等,如还有个别疑难之处教师随即加以点拨、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其次,教师应把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结合,把创设合理的提问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驱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阅读,克服畏难情绪,顺藤摸瓜,环环相扣,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在兴奋之时,乘势让其捷报频传,于是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随之逐渐养成,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二、优化阅读思路,发掘文本价值。
阅读不只是字、词、句、篇的认读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为听、说、读、写埋下伏笔,尽可能挖掘出作者的意境与表现形式。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合理利用文本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圈点突出主题色彩的字、词、句。同时,借助工具书,动手动脑。发挥以读助讲,体验情感,注重交流,取长补短的优势。为了揭示和构建一个清晰的文本思路,透视文本资源价值,教师应科学地向学生呈现出一个精彩完整的板书体系,以便学生复习巩固,也为习作课奠定一定的提纲基础,搭建起通往作者情怀的桥梁。
三、做好与阅读相关的复习铺垫,为探究文本架构打基础。
必要的预习与相应的复习对新文本的阅读起铺垫作用。教师利用少年儿童可塑性强的特征,合理地运用迁移、模仿法把学生已有知识用到解决新问题上,践行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阅读能力,还获得了新知识。小学许多文本资源各类都具有相似之处,如:应用文的格式,记叙文组材方法,说明文的结构等,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就可融类旁通,通过检查,展示,既彼此丰富了知识视野,又体现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重视“字、词、句、篇”与“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字、词、句、篇”基础知识的获取,更应突出“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理清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对阅读的方法和阅读能力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阅读是由“字、词、句、篇”的感触到“听、说、读、写”的领悟,其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过程,主要形式为:读思、读议、读练、对话扮演相结合,但不能局限于课本内,要向课外辐射,扩大视野。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赏析多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能力自然就逐渐形成了。
五、体验阅读历程,设计画龙点睛的板书。
课后小结,余音未了,还得建构知识,把握脉络。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亲历收集、处理信息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文本结构、表现形式、作者的情感、修辞的手法、遣词炼句等基础知识进行体验,而教师以完整的板书架构,画龙点睛似的呈现给学生,即为学生复习掌握梳理了思路,又强化了知识重点,还教给了学生的阅读方法,加之合理利用工具书,举一反三就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课的成败验证了讲读课上的是否有效,关系到“习作”的基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各有自己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引领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从模仿到迁移逐步开发文本资源。由课内到课外,阅读赏析的成长过程到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无不体现阅读之本能。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